原创

猫可以吃巧克力吗?

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03月13日,已超过 78 天没有更新。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(无法正常加载),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

猫可以吃巧克力吗?

猫主通常想知道各种人类食品的毒性。 在得知某些食物有毒后,有关不同食物安全的问题增加了,这产生了很多新闻报道。 最重要的有毒食品是洋葱,大蒜,巧克力,酒精和过量的鱼类。

暴露于各种人类食品的危险,鼓励宠物主询问猫可以吃巧克力的食物的安全。 在本文中了解更多有关猫可以和不能吃什么的信息:猫不能吃什么的终极指南。

猫可以吃巧克力吗?

巧克力除了含有高脂肪含量外,还含有咖啡因和冠状动脉。 这两种化合物是神经系统兴奋剂,当摄入足够量时可能有毒。 不同类型的巧克力之间的咖啡因和鲜红球的水平各不相同。 例如,白巧克力的兴奋剂和烘烤巧克力或可可豆的浓度最低。

在研究巧克力对猫的安全性和危险时,有几个不同的考虑因素。 猫的饮食方式比使巧克力毒性罕见的狗更具区别。 但是,每只猫都是不同的,有些猫可能会摄取有毒量。 巧克力毒性在成年猫的好奇小猫中最常见。 用有毒剂摄入足够的巧克力会导致猫,癫痫发作,心律异常(心律不齐)甚至死亡等猫中的严重疾病。

猫有毒的巧克力

狗中巧克力的有毒水平类似于猫的毒性。 猫的毒性和咖啡因的有毒剂量为每公斤约100至200毫克(每磅45至90毫克)体重。 一只10磅的猫可能有毒,摄入450毫克。

不同类型巧克力的毒性如下:

  • 白巧克力。 当摄入每磅体重45盎司时,可能会发生轻度的毒性迹象。 当摄入的每磅体重90盎司时,就会发生严重的毒性。 这意味着一只10磅重的猫需要摄取至少近27磅的白巧克力来引起神经系统的迹象,这是不可能的。 请注意,少量的白巧克力可能会导致胃肠道问题。
  • 牛奶巧克力。 当摄入每磅体重0.7盎司时,可能会发生轻度的毒性迹象。 当摄入每磅体重两盎司时,就会发生严重的迹象。 这意味着牛奶巧克力少于8盎司可能对10磅猫的神经系统有毒。
  • 半甜巧克力。 当摄入每磅体重1/3盎司时,可能会发生轻度的毒性迹象。 当摄入每磅体重一盎司时,就会发生严重的迹象。 这意味着,半甜巧克力的三盎司可能对10磅猫的神经系统有毒。
  • 烤巧克力。 当摄入每磅体重0.1盎司时,可能会发生轻度的毒性迹象。 当摄入每磅体重0.15盎司时,就会发生严重的体征。 一盎司的一盎司烘焙巧克力可能会使一只10磅的猫有毒。 这种类型的巧克力浓度最高的咖啡因和鲜红色,在疾病迹象变得明显之前,几乎不需要摄入。

问题的答案是“猫可以吃巧克力” - 答案是否定的。 虽然在正常健康的猫中不太可能引起一两只牛奶巧克力,但摄入少量的黑暗或烘焙巧克力会引起严重的毒性迹象。

猫巧克力毒性的症状

猫中巧克力毒性的症状会因数量和摄入而异,并且可能包括:

  • 呕吐
  • 腹泻
  • 弱点
  • 嗜睡或不安
  • 厌食或食欲减少
  • 呼吸道(呼吸)率提高
  • 增加心率
  • 癫痫发作
  • 昏迷
  • 呼吸困难

根据摄入的巧克力类型和食用的数量,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。 巧克力中的高脂肪含量可能导致呕吐和腹泻。 一旦食用有毒水平,刺激效果就会显而易见。 您可能会注意到不安,多动症,肌肉抽搐,震颤,排尿增加以及可能增加的呼吸率。 心率和血压水平也可能会增加。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癫痫发作。

这些症状会根据摄入的巧克力的数量和类型而有所不同,并可能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。 可能对猫特别有毒的各种巧克力是黑巧克力,半甜巧克力和烘焙巧克力。

如果您相信您的猫吃巧克力怎么办

如果您怀疑自己的猫摄入巧克力,请立即致电您的兽医或当地兽医急诊诊所。 如果您的猫是有症状的,请尽快去看兽医。 在去兽医的路上,保持猫的镇定。

巧克力毒性的诊断通常是基于您的见证或怀疑摄入和身体检查结果。 摄入有毒水平的巧克力水平的猫通常过度活跃,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加。 如果存在明显的呕吐和腹泻,也可能发生脱水。 有些猫会震颤和/或癫痫发作。

治疗取决于临床体征的严重程度,可能包括连续的静脉液体疗法,有助于控制呕吐的药物和镇静剂以抵消巧克力的刺激作用。 有时会表明药物以降低心率和高血压。

大多数接受巧克力毒性治疗的猫会在治疗的24-48小时内恢复正常。

猫需要巧克力吗?

猫的巧克力中没有什么。 猫需要的是高质量的AAFCO批准的猫食品。 了解有关猫营养的更多信息。

将巧克力送给猫的最安全方法

如果您想给猫巧克力,那就不要。 一小撮牛奶巧克力不太可能伤害您的猫,但您的猫不需要它。

  • 猫可以吃鸡蛋吗?
  • 猫可以吃香蕉吗?
  • 猫可以吃奶酪吗?
  • 猫不能吃什么的最终指南
  • 猫营养
  • 甜味剂对猫有毒吗?
  • 危险食品:它们对您的猫有害吗?
  • 咀嚼口香糖对您的宠物有毒吗?
正文到此结束
热门推荐
相关文章
本文目录